先兆早产

先兆早产早产儿的定义:1962年WHO将妊娠周数<37周作为早产的诊断标准 。我国对早产的定义为妊娠满28周且不满37周分娩者。
确诊为先兆早产的条件:(1)妊娠在28?37周;(2)胎膜完整;(3)宫口开大3cm以内; (4)子宫收缩持续时间不超过30s,间隙为10min以上者。

病因

1.早产与年龄关系 未满20岁或大于35岁的孕妇早产率明显增高,尤其是小于20岁者,早产发生率是20~34岁组的11倍。
2.早产与流产史的关系 流产史,尤其是晚期流产史、反复流产、人工流产、引产或流产后不足一年又再次怀孕的对孕妇影响最大。因流产对宫颈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宫颈机能不全,使早产率增高。
3.胎位与早产的关系 臀位早产的发生率为20.4%,是总产妇早产率的7倍。
4.早产与疾病的关系 妊娠合并急性传染病和某些内、外科疾病,如风疹、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妊高症、心脏病等,容易导致早产。孕妇内分泌失调、孕酮或雌激素不足,严重甲亢、糖尿病等,均可引起早产。严重贫血的孕妇,由于组织缺氧,子宫、胎盘供氧不足,也可发生早产。孕妇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不足以及维生素E、叶酸缺乏,也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5.早产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时间过长、过累可使早产率明显增高。情绪经常波动或精神过度紧张,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和血管收缩,易致早产。妊娠后期频繁的性生活,易引起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较常见原因。孕妇吸烟和过度饮酒,也与早产密切相关。
此外,双胎或多胎妊娠。由于子宫过度伸展,最常导致分娩提前,早产率是一般妊娠的10~15倍。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是妊娠末期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子宫内外出血,提前终止妊娠造成早产,并可危及孕妇的生命。

治疗

(1)一般处理:解除思想顾虑,卧床休息,足够营养,避免引起子宫收缩的刺激因 素,如性交、便秘、腹泻,重复的阴道检查。
(2)药物治疗:可用安宫黄体酮2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5天;鲁米那0.03,日3次口服;维生素E30?50mg,日3次口服。(冶疗是因人而异,药必须是在医生开的,而不是自已私自服用,服自用是有危险的) 作为孕激素的黄体酮只对黄体分泌不足及孕酮缺乏引起的先兆流产有作用。而先兆流产是染色体异常所致,服用黄体酮自然无法起到作用。
当然,如果仅是因过度疲劳、体力劳动、腹部外伤等引起的先兆流产,经过医生诊断胚胎发育健康,就可以保胎。有些孕妇发现先兆流产后,由于担心药物影响胎儿质量,干脆放弃保胎,这也不科学。
孕妇发现有先兆流产的迹象应尽快到医院检查,而不要自己随意选择保胎药。因为导致先兆流产的原因很多,治疗方法也因人而异,如不能针对原因选择保胎药物就会对胎儿很危险。
此外,在保胎期间,患者除了卧床休息(除了大小便外,尽量别乱动),严禁性生活外,还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气氛的环境,补充足够的营养,口服一些维生素E。如果胚胎正常,经过休息和治疗后,引起流产的原因被消除,则出血停止,妊娠可以继续。

预防

预防早产,关键是加强孕期保健,从妊娠早期开始,定期做好产前检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进行恰当的处理。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中毒及各种异常妊娠。注意改善生活环境,减轻劳动强度,增加休息时间。保持心境平和,消除紧张情绪,避免不良刺激。要摄取合理的充分的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鱼、肉、蛋及豆类食品,多吃些新鲜蔬菜及水果。怀孕后期应多卧床休息,并采取左侧卧位,以改善子宫、胎盘的血循环,减少宫腔内向宫口的压力。妊娠期间要节制性生活,妊娠7个月后应避免性生活。发现产前出血(主要是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和先兆早产征象应及时请医生诊治。如能做到以上几条,就可如愿以偿“瓜熟蒂落”,避免“早产儿”出世。


最后更新2014-7-25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

Copyrights 2005-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